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
具有健身,养生的功效,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练太极拳。但是由于有些自学者练功不得法,不但没有练出功夫,反而练出了一些毛病。下面我们讲解太极拳不能自学的原因。
太极拳不能自学的原因
壹
太极拳自学者练出来的是“太极操”,而非太极拳
太极拳是必须通过言传身教才能掌握的一门武术。即使我国近现代的几大太极宗师费尽心力言传身教无数的学生,但真正得其真传、练成功夫者寥寥无几。
我曾碰到几个坚信自学能学好太极的拳友。但他们没有练出功夫,也难言达到了健身的效果。
更有甚者,有些自学太极拳者当起了老师。我所住的广州天河区华景新城陶然庭园的一个老头每天早上边放音乐,边教几个人学习陈式太极拳。待他中途休息时,我过去问他,您是哪位大师的嫡传弟子,他沉吟半晌,“什么嫡传弟子”,我又问,“您会推手吗”,他答道,“不会”。十有八九,这个老头也是从光碟上学会了套路,摇身一变就开始授拳。
自学太极拳的拳友充其量是在做做太极操。这类群体学历较高,有较好的自学能力。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太极拳像一般的人文社会学科,可以自学。这些自学者的精神可嘉。
充其量他们是在太极拳圈外徘徊,由于没有明师的指导、纠正错误、陪练和对练,他们很难走出太极操的困境。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老师的悉心指导,很难理解什么是虚领顶劲、涵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垂臀、裹裆含腚、尾闾中正、气沉丹田等基本拳理。这些人打出来的拳架就是做操,更谈不上健身和技击作用。
贰
太极拳运动必须经过基本功、拳架、推手、散手等几个阶段,缺一不可
太极拳是几乎不能通过自学来完成的一项高难运动。现在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大学学历,买来光碟和书本,下载视频,就可以自学。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太极拳名家田兆麟认为,“ 目今学习太极拳者,开始即由十三势拳式(即太极拳,俗谓盘架子,或曰长拳)入手。往往练习仅三四月,遂曰已得门径,不知前辈初步,皆先练马步站桩、川步站桩等,以为基本功夫。
历时甚久,然后方习十三势拳式。而一势、一式之练习,非经数月不可。直至各势、各式完全纯熟,且能应用后,始合之为全套太极拳。其间每有练至数年,一套拳势犹未完毕,更无论推手,大捋、刀、剑、杆子、散手等等矣。”
由此可知,基本功是拳架的基础,而推手是对拳架正确的检验和运用,散手则是太极拳的最高阶段,是对拳架和基本功的全面运用。
传统上,太极拳属于一种武术,必须通过师承关系,言传身教来完成。也就是说,太极拳是在老师的示范、纠错、陪练、对练的前提下,经过拳架、推手和散手学习,挨师父的“打”,才能学会的一项运动。只有老师的言传身教,才能在旁边校正你的错误动作。
从推手喂劲到接手喂招、散手拆招,都必须和老师对练完成。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一旦形成错误动作,就没法使功夫上身;而且错误动作对身体有害。古拳谱中说:“只可神会不可言传”。说明对于太极拳的动作细节用文字和语言无法表达,需要身教口授。
李雅轩说过,“盖练太极者虽多,但未经真的太极拳教师指教,以为有其他拳的功夫底子,再弄本书看看就算会了,这是妄作聪明,闭门造车,所以难成。”
叁
太极拳学习的关键在于掌握练功方法
想学好太极拳必须要找一位某太极拳门派、有功夫的、有师承脉络的嫡传弟子学习。只有有功夫的嫡传的弟子才掌握了太极拳的练功方法,才知道如何教你练习要领,也才能教你学到正宗的太极拳。当代陈氏太极拳大师陈小旺说过,“太极拳的学习关键在于掌握练功方法,套路的学习只是外形,多一个动作、少两个动作不会有大的影响。”
我认为,太极拳的练功方法只有在老师的言传身教指导下才能掌握;如果没有老师的言传身教,无论看书或者观看视频所获得的练功方法,悟性最高的人也会在动作上出错或者出现偏差。
正是因为错误的动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导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功夫练不出来。所以,一味地坚持自学,没有明师的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只能是闭门造车,弄得不好,容易伤膝关节、内气受阻,导致身体不适。
即使有名师的指导,不认真体悟练功方法,也难以练出功夫。一代大师杨澄甫弟子众多,入室弟子不下百人,《太极拳使用法》所列三十四人为弟子中的“佼佼者”,其中功夫卓著的仅仅数人。由此可知,练功方法的掌握需要较高的武术领悟能力和智慧。
对于光碟、视频和太极拳的书籍的功效,我个人认为,它们只对那些有基础的太极拳爱好者起辅助作用,不能取代老师的言传身教、陪练和对练。如果仅仅想健身,我觉得练习跑步、打羽毛球、打网球、徒步行走也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想学太极拳,找到好的太极拳明师不容易。即使有好的明师,您也未必愿意花钱请他教您;或者即使您交了学费,有些明师因为弟子众多,未必有空耐心陪您练拳,细心教您练功方法;您也未必抽得出大量的时间专心学习。